
由上海主办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9号即将开幕。疫情期间,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助力医院科学战疫。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借助胸部ct新冠肺炎智能影像评价系统,提升了新冠肺炎筛查和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也将上海方案、上海智慧推广到全国范围,服务全国的医疗机构,我们一起来看今天的生活中的人工智能系列报道。
“片子到了我们系统之后很快的短短的几秒钟的时间里,就把这个病人的这个病灶给我们勾画出来肺部病变所占的体积。像这个红色的区域,就是实变的部分。”
不到三秒钟,这套新冠肺炎智能影像评价系统就识别了近400张肺部ct图像,并完成新冠病毒病灶的定量分析。
“很直观的知道了这个病人的肺内病变到底是进展了还是好转了。”
快速读片,定量分析,这套智能影像评价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大大提升诊断的速度和精度,降低漏诊率。
“在人工智能的算法训练过程当中,医生首先要对ct图像中胸部里的病灶进行准确的标注,而这一张张经过标注后的ct图像将会成为人工智能学习的教材,经过大量的数据训练之后,AI就可以自动的识别病灶。”
新冠疫情发生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技术团队反应迅速。在原有胸部ct多类病灶智能识别技术的基础上,对机器进行新冠病毒病灶的学习训练,仅仅4天团队就成功推出新冠肺炎智能影像评价系统。
“这个就是一个多病灶识别的热力图渲染的技术,就这个蓝色和这个粉色的,其实就是两种不同的病灶,再用染色的渲染技术,能够把病灶突出显示出来,识别出来。”
这套业界首个新冠肺炎智能影像评价系统今年1月底就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正式上线,并在一周后向全国推广,截至目前这一系统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100多家医疗机构落地。上海方案,上海智慧,服务全国。此次新开发的新冠肺炎智能影像评价系统的背后,其实是技术团队研发的云端视觉推理人工智能芯片。算法对芯片的全面赋能未来将推动人工智能在更多医疗场景下落地应用。
"原来我们是从单点的技术,从单单测量一个定量的技术,到现在发展成智能化的、系列化的智能诊断。人工智能在以后的医疗产业当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您可以复制这个链接分享给其他人:https://www.yitutech.com/node/853